当一次性竹筷被艺术家捡到

在许多亚洲国家,筷子是人们每天都会使用的进食工具。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造就了“一次性筷子”。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双一次性筷子被抛弃在垃圾堆中,这对于木材等原材料是极大的浪费。一次性筷子生产过程中对于水的消耗,以及漂白和打磨过程中一些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对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就这样,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筷子,逐渐演变成一个遭遇质疑的现代生活的结果,让丁峻峰想到了“回收”。

相比木材而言,竹子的生命周期更短,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环保的材料。现在中国市场80%的一次性筷子是用竹子做的。丁峻峰的展览就是选用了几千双这样的普通竹筷。竹筷有着竹子材料的天然柔韧性能,在两端受挤压的情况下自然弯曲形成一定弧度。


他用的竹筷以双为单位两端通过橡皮筋相互连接起来,在相互穿插的过程中筷子之间形成了互相作用力,这种力将筷子的天然受力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材料本身原始的力学特征通过弧形而充分体现出来。 不同的连接组团构筑成一个结构原型(Prototype),就象自然界的生命体的一个个细胞,简单的原型通过一定规则复制而生长,这样的结构原型不断以一种建构的规律慢慢生长,演化成一个形态和构架。


在摩洛哥的2012卡萨布兰卡双年展(THE BIC, the International Biennial ofCasablanca),结构选样延续了阿拉伯图腾中三角图案,东方的日常物件组合成西方的文化视觉标识,作品因此构筑了一种东西方文化的对话。当筷子和大自然发生接触的时候,在海边的沙滩上,在绿化丛中,在沙漠里,另外一种对话也悄然而生:这就是人造建构和大自然的对话。



在上海南京东路353广场的展览中,筷子搭建的近乎五边形的结构单元蔓延铺张,形成一个连续的面和体量,这样的结构在室内分割形成空间体量。

“云”是自然的产物,近来常引申为信息交流网络平台中不可见的协同数据,象云一样漂浮在空中。上千双筷子搭起来的“竹筷的云”是一个复杂的在空间中延伸的巨大几何形态,“筷云” 隐喻了一个不可见的虚拟网络世界。观者从一种特殊的角度体验平时简单不过的材料难以想象的可能和由此能带来的强大的视觉触觉。可回收材料的二次利用:把废物变为艺术品的过程,也提供给观者关于可持续的深入思考。

丁峻峰,旅美学者,哈佛大学设计硕士。现任教于同济大学设计和创意学院,中国第一个开放创造实验室(Fablab Shanghai) 创始人/主任。丁峻峰近年来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交互设计作品、装置作品在多个国家地区展出。

作品“筷云”,特别感谢同济大学设计和创意学院环境设计的同学们的创意和搭建:李远然,陶哲明,赵刘蔚,朱一南,钱嘉玥,杨刚,郭刻羽,梁展钊,周戎骏